云南再出光伏产业利好政策

发布时间:2022-12-31 浏览量:1391 来源:牛遍满市
近日,云南省工信厅等五部门发布的《云南省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2—2024年)》明确,到2024年,全省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,培育10家百亿级光伏企业,5家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电力装备企业。
 
政策助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
 
光伏产业是半导体技术与新能源需求相结合而衍生的产业,包括硅料、电池、组件、相关设备的制造生产及光伏发电的应用等多个环节。智能光伏产业即将光伏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,以全面提升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,并实现智能制造、智能应用、智能运维、智能调度。
 
2018年,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,明确光伏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——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,同时鼓励特色行业智能光伏应用。工信部在2020年、2021年先后发布了两批共37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与42个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,有效引导光伏产业智能升级。
 
2021年,我国多晶硅产量达50.5万吨,占全球多晶硅总产量的80%;硅片产量约为227GW,占全球硅片总产量的97.3%;电池片产量为198GW,占全球总产量的90%以上;组件产量为182GW,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超过70%;制造端(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)产值突破7500亿元,光伏产品(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)出口额超过280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。
 
经过多年发展,中国光伏产业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,在各主要环节形成了如通威、隆基、协鑫、晶科等一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,中国光伏企业已持续主导全球光伏产业供应格局。
 
2022年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印发的《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)》,明确在供给侧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取得明显进展,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;在需求侧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能力显著增强,智能光伏特色应用领域大幅拓展。
 
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,我国正式宣布了“双碳”目标——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,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紧接着,最高领导人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,到2030年,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%左右,风电、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。
 
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,截至2021年底,全国风电、太阳能装机总容量约6.34亿千瓦。据此测算,风电、光伏要累计完成12亿千瓦的目标,还需至少实现5.66亿千瓦的增长即每年风、光新增装机规模不低于7000万千瓦。光伏在其中的地位日趋重要,光伏电站开发将迎来新一轮热潮。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《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(2021年版)》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超过7500万千瓦。
 
云南欲打造“光伏之都”
 
自2016年来,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开始布局云南,先后在丽江、保山、楚雄、曲靖4地落子,利用云南丰富的清洁水电资源开启了“以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”的先河。得天独厚的水电优势和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支撑,让云南进一步吸引到晶澳科技、通威股份、阳光能源等一批龙头企业入滇投资。省工信厅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底,我省建成多晶硅产能5万吨、单晶硅棒93GW、单晶硅片99GW、电池片5GW。
 
总体来看,我省光伏产业布局还主要聚集在多晶硅、单晶硅棒、硅片等上游领域,电池片、电池组件等中下游环节落地项目不多。云南要打造“光伏之都”,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,还需要进一步拉通全产业链,在中下游产业端发力。为此,我省今年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。
 
今年3月,省政府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光伏发电发展若干政策措施》,提出未来3年新增新能源装机5000万千瓦的目标,并在全面有序开放、强化要素保障、市场化资源配置、限期完成项目建设、保障接网消纳等方面予以支持,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、接网和消纳。
 
今年6月,我省发改委和工信厅联合印发《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(2022年-2024年)》和《关于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》,明确打造形成具有较强协同效应的“工业硅—多晶硅—单晶硅—电池片—组件+配套产业+光伏电站”的光伏全产业链,打造光伏产业集群。
 
今年7月我省印发的《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(2022—2024年)》,提出到2024年,围绕光伏之都建设,我省将重点支持电池片环节加快发展,加快建设重点光伏产业园区,着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,打造形成绿色低碳、集聚集约、链条完备、创新引领、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、世界领先光伏产业集群。
 
今年11月,我省工信厅等五部门印发《云南省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2—2024年)》,提出围绕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链的打造,培育智能光伏电站设计、系统集成、安装、应用软件开发、信息服务、运维等生产性服务业,把我省打造成为集聚效应显著、协同配套完善、国际竞争力突出的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发展新高地。
 
打造成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发展新高地
 
《行动计划》指出我省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为:聚焦光伏产品和辅料、电力装备、系统部件的生产发展,引进缺链项目,打造较为完整的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链,培育智能光伏电站设计、系统集成、安装、应用软件开发、信息服务、运维等生产性服务业,把云南打造成智能光伏电站装备产业发展新高地;增强智能光伏系统和电力装备供应能力,提升有关电力变换、远程控制、数据采集、在线分析、环境自适应等性能,支撑新型电力系统;大力拓展智能光伏系统和装备在绿色工业、绿色交通、绿色农业、乡村振兴及其他新型领域应用,满足多场景、大规模应用需求。
 
《行动计划》明确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创新提升、建设智能光伏系统融合发展、智能光伏特色应用三大行动,同时规范行业有序发展、建设行业服务和验证平台、提升光伏电站装备检测能力。
 
在智能光伏产业创新提升方面:支持各州市结合地方实际,差异化布局多晶硅、光伏玻璃、电池片、组件、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、逆变器、支架、铝边框、银浆、背板等光伏产业链缺失、薄弱环节,优化产业布局,加快构建形成区域集中、产业集聚、优势互补、配套协同的光伏产业发展格局。
 
鼓励支持低能耗、低成本、高效率大尺寸硅片关键技术研发,N型钝化接触电池、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、全背电极背接触异质结太阳电池等高效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,生产长寿命、高安全BIPV光伏构件、光伏瓦等;鼓励支持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深化合作,支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、签订长单、互相参股等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;鼓励企业加强光伏产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,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及物流线、全自动一体化检测设备、硅片打码读码设备,建立硅片信息追溯系统,提高光伏产品制造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;鼓励开展硅粉高值化再生硅碳负极材料研究及应用、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成套技术与装备研究,实施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。
 
在建设智能光伏系统融合发展方面: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开发智能化、特色化、类型化光伏产品和装备;应用各类电网适应性技术,提升光伏发电电网友好性;推动光伏产品与消费电子、户外用品、交通工具等结合。
 
鼓励构建适用于农村自有建筑物屋顶、城镇及建筑节能、生态化交通网络等智能光伏多样化产品体系,引进和发展智能光伏组件、具有智能化技术的逆变器、控制器、汇流箱、储能系统、跟踪系统等;支持推广无人机、北斗、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在智能光伏电站踏勘、设计、建设和运维等过程中的运用;鼓励支持电线电缆、开关柜电控柜、变压器等高原特色电力装备的发展;鼓励研发智能光储关键技术,推动智能光伏电站与抽水储能、电化学储能、飞轮储能等融合发展;拓展智能光伏技术耦合,支持智能光伏制氢系统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。
 
在智能光伏特色应用方面:鼓励智能光伏电站装备在全领域、多场景的应用推广,结合“风光水火储”、装配式建筑等技术、领域开展融合发展、结合发展。
 
鼓励智能光伏在整县(市)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中开展应用,开展光伏发电、储能、直流配电、柔性用电于一体的“光储直柔”建筑建设示范;支持以开发区为重点,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;加快“光伏+交通”等融合发展项目推广应用,推动交通领域光伏电站及充电桩示范建设,探索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融合应用路径,鼓励光伏发电在公路服务区(停车场)、加油站、边坡、隧道、公共货运场站、港口码头、航标等导助航设施、码头趸船等领域的应用;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农光互补、林光互补、光伏提水、林业防火、地震监测、防洪防汛等综合利用模式;充分利用荒山、荒坡、荒漠、废弃矿山、采煤沉陷区等未利用土地,有序建设集中式智能光伏电站。

注:凤凰光伏网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。凤凰光伏网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“来源:凤凰光伏网”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凤凰光伏网或将追究责任。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凤凰光伏网编辑或补充。

全部评论

专题推荐

更多专题 >